石学敏院士逝世:致敬中医泰斗,中医行业发展的启示与师承教育的机
更新时间:2025-05-12

2025年5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同志因病逝世,享年86岁。
石学敏院士是我国现代针灸学的奠基人、开拓者和引领者,他一生致力于中医针灸的临床、科研与教育工作,为中医针灸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01石学敏对中医的贡献
1.创立“醒脑开窍”针刺法
上世纪70年代初,石学敏院士开始研究中风病的针灸治疗,创立了“醒脑开窍”针刺法,开辟了中风病治疗的新途径。这一疗法不仅有效介入中风急救,还为中风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新的希望。
2.提出“针刺手法量学”理论
1986年,石学敏提出“针刺手法量学”理论,科学衡量针刺手法,使传统针刺手法向规范化、剂量化、标准化发展,填补了针灸学发展的空白。
3.创立“中风单元”疗法
他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和中药“丹芪偏瘫胶囊”,配合康复训练、饮食、心理、健康教育等疗法,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独特规范的中医中药治疗中风病综合治疗方案——“石氏中风单元疗法”,被国际医学界视为“卒中单元”模式的重要补充。
4.推动针灸走向世界
石学敏院士先后赴100余个国家及地区讲学与诊疗,其著作《石学敏针灸学》被翻译成英法西等语言出版,成为欧美针灸考试的指定教材。他被誉为“针灸外交家”,为中医针灸在国际上的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
5.培养大量中医人才:
石学敏院士作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的终身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培养了国内外硕士、博士及博士后300余名。他开创的独特针刺法学习班已累计培训8万多名医生,并亲自授课,倾囊相授。
石学敏院士的卓越成就,再次证明了中医在全球医学领域的重要地位。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随着全球对健康需求的多样化和对自然疗法的关注增加,中医的地位不断提升,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随着中医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医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未来,中医行业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临床应用的拓展
中医不仅在传统领域如针灸、推拿、中药等方面有广泛应用,还将在慢性病管理、康复治疗、预防保健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2.科学研究的深入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中医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如分子生物学、基因学等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揭示中医的科学内涵,推动中医的现代化进程。
3.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加强
中医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接受和应用中医技术。这不仅为中医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对中医人才的国际化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中医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人才短缺的挑战。随着中医临床、科研、教育、国际交流等多领域的发展,对中医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无论是国内的基层医疗机构,还是国际上的中医诊所,都需要大量掌握扎实中医理论、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专业人才。
而中医师承教育作为零基础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学员可以跟随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学习,系统掌握中医理论和临床技能,培养中医思维和实践能力。所以如果你也对中医师承感兴趣,就快来加入我们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