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诊笔记丨10月第7期中医师承跟师笔记300篇模板分享,请查收!
更新时间:2025-10-31

一、跟诊日期
2025年10月31日(星期五)
二、指导老师
段** 主任医师(儿科呼吸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
三、跟诊地点
成都市中医院 儿科呼吸门诊
四、患者信息
姓名:林**,男,14岁,初三学生。
主诉:剧烈运动后气促、咳嗽2年,加重伴胸闷3月。
现病史:2年前开始跑步后气促、干咳,休息10分钟可缓解,未系统治疗。近3月体育课跑步后气促加重,伴胸闷、咳白色泡沫痰,夜间喉中“咝咝”声,影响睡眠。
既往:无哮喘家族史;无药物过敏。
个人史:喜冷饮,冬季运动后症状明显。
五、体格与四诊
形体偏瘦,面色㿠白;舌淡暗、苔白滑,脉弦紧。双肺听诊:运动后闻及散在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肺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改善15%)。
六、辅助检查
血常规:EOS 6.2%;血清总IgE 升高;胸片:未见异常。
七、中医辨证
久嗜冷饮,寒饮内伏,肺失宣降;复遇剧烈运动,寒气引动,饮邪射肺,气道挛急,发为哮鸣。证属“寒饮射肺,肺失宣降”。
八、诊疗方案
诊断:哮证(运动性哮喘-寒饮射肺证)
治则:温肺化饮,宣肺平喘,兼以通络
方药:小青龙汤合定喘汤加减
麻黄 6g 桂枝 6g 细辛 3g 干姜 6g
法半夏 10g 五味子 6g 白芍 12g 甘草 6g
杏仁 10g 款冬花 10g 紫苏子 10g 地龙 10g
7剂,水煎 300 mL,日 1 剂,早晚分服
外治
穴位贴敷:肺俞、大椎、定喘、膏肓,白芥子甘遂散(白芥子、甘遂、细辛等份)姜汁调糊,三伏贴法,每次 4 h,每周 1 次。
耳穴:肺、气管、皮质下、交感,王不留行籽贴压,左右交替,3 日更换。
生活方式
忌冷饮、冰水,避免剧烈运动前空腹;
每日温水泡脚 15 min,微汗为度;
呼吸训练:腹式呼吸 + 缩唇呼吸,各 10 min,日 2 次。
九、医嘱与复诊
记录每日运动后气促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夜间症状。7 天后复诊,若哮鸣减轻,去细辛、干姜,加太子参 15 g、白术 12 g 益气固表。
十、跟诊体会
老师重用麻黄、桂枝、细辛温肺化饮,配五味子敛肺防耗,地龙通络解痉;穴位贴敷温经散寒,即刻平喘。体会到“寒饮哮证,温化为主,辅以通络”之要。
十一、导师点评
“若 1 周后仍运动后气短,可加黄芪 20 g、防风 10 g 益气固表;缓解期改用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减,健脾补肺,防止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