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诊笔记丨10月第1期中医师承跟师笔记300篇模板分享,请查收!
更新时间:2025-10-09

一、跟诊日期
2025 年 10 月 9 日(星期四)
二、指导老师
苏** 主任医师(皮肤科,省名中医)
三、跟诊地点
苏州市中医医院 皮肤科门诊
四、患者信息
姓名:周**,女,42 岁,办公室文员。
主诉:全身皮肤干燥、脱屑伴瘙痒 3 年,加重 1 月。
现病史:3 年前冬季始双下肢皮肤干燥脱屑,逐渐延及腰背,瘙痒夜甚,搔抓后血痂累累。近 1 月因加班熬夜,皮疹加重,躯干、四肢可见大片淡红斑,干燥脱屑,伴面色萎黄、心悸失眠,大便干结,2-3 日一行。
既往:无慢病史;否认药物过敏。
家族史:母亲有“银屑病”史。
五、体格与四诊
形体偏瘦,面色萎黄;全身皮肤弥漫淡红斑,干燥脱屑,抓痕血痂并存,以腰背、四肢为甚;舌淡、苔薄白而干,脉细涩。
六、辅助检查
血常规:Hb 105 g/L;血清 IgE 正常;皮肤镜:弥漫性鳞屑,点状血管,无典型银屑病样改变。
七、中医辨证
长期劳心伤血,血虚生风化燥,肌肤失于濡养;血虚肝旺,夜分瘙痒尤甚;肠燥便结,加重肤燥。证属“血虚风燥,肌肤失养”。
八、诊疗方案
诊断: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
治则: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方药:当归饮子加减
当归 15g 生地黄 15g 白芍 12g 川芎 10g
生黄芪 20g 制何首乌 15g 白蒺藜 12g 荆芥 10g
防风 10g 火麻仁 15g 玄参 12g 麦冬 12g
炙甘草 6g
10 剂,水煎 400 mL,日 1 剂,早晚分服
外治
中药药浴:当归 30 g、生地 30 g、白鲜皮 30 g、地肤子 30 g,煎水 2000 mL,温水(38-40 ℃)药浴 20 min,隔日 1 次。
软膏:紫草 30 g、麻油 200 mL,文火炸枯滤渣,加蜂蜡 20 g 成膏,外涂患处,日 2 次。
生活方式
每日温水擦浴,忌肥皂及热水烫洗;
22:30 前入睡,避免熬夜;
每日快步走 30 min,微汗为度。
九、医嘱与复诊
记录每日瘙痒程度(VAS)、皮损面积及睡眠情况。10 天后复诊,若瘙痒减轻、便通,去火麻仁,加丹参 15 g 增活血润燥。
十、跟诊体会
老师重用当归、何首乌、黄芪益气养血,配白蒺藜、荆芥祛风止痒;药浴外洗直达病所,体现“内外合治”。体会到慢性湿疹“养血即祛风,润燥即止痒”之要。
十一、导师点评
“若 2 周后皮损仍厚,可加全蝎 3 g 搜风通络;若遇冬令加重,可合用桂枝 6 g、细辛 3 g 温经散寒。”


